短短百多年間,香港由一個寂寂無名的小漁港,搖身一變成為舉世知名的國際大都會。今日的國際金融中心,在五六十年代,工業仍處於起步階段,這邊廂,車衣、穿膠花、膠公仔等「外發工」為普羅市民帶來外快收入;那邊廂,傳統的補鞋、瓷廠等手作行業,仍有生存空間,各式小工業百花齊放!這些昔日港人賴以為生的手藝及古老行業,見證著香港的成長,卻不敵於時代洪流的衝擊,已日漸式微。當中還有多少至今仍能屹立不倒?主持陳智燊和許亦妮將會走遍港、九、新界,穿梭大街小巷,訪尋這些行將湮沒的行業現況。
今日的香港被譽為「購物天堂」,大型商場林立,在連鎖店舖主導下,昔日流行的「前舖後居」經營模式已成過去,陪伴香港人成長的傳統老店亦逐漸消失。全新一輯的《香港演義》會繼續為大家四出搜尋香港碩果僅存的傳統老店和古老行業,發掘當中一個又一個充滿人情味的動人故事。一連十集節目,主持陳智燊和許亦妮將會帶大家走偏全港,訪尋銅器店、彩瓷廠、國貨公司、麵包店等等老字號店舖、廠房、工場,並且與大家重溫一些昔日香港的珍貴老照片、新聞片段等,細細回味一幕又一幕的香港傳奇。
【影片名稱】:香港演義2
【類型】:紀錄片
【國家/地區】:香港
【監製】:張嘉玲
【主持】:許亦妮 陳智燊
【語言】:粵語
【字幕】:繁體中文
【片長】:23分鐘
〖劇情簡介〗
第二集 情繫國貨
今日香港被譽為「購物天堂」,大、中、小型商場隨處可見,貨品種類繁多,豐儉由人。但曾幾何時,香港的商場和百貨公司,大多專售英、美、日等進口貨,只有中產以上經濟能力較佳的消費者才有能力光顧;而價廉物美的國貨,則受到基層市民追捧,國貨公司因而成為普羅市民消閒好去處。香港第一間民營純國貨公司於五十年代開業,全盛時期,國貨公司遍佈港、九、新界,多達300間。時移勢易,現今的國貨公司因租金高企等種種原因,相繼走向結業之路。臨別在即,主持陳智燊和許亦妮帶大家重遊老店,細味店內的一事一物,回憶過往的生活點滴。
荃灣是香港第一個衛星城市,新中聯國貨公司於1959年在此開業,可惜難敵時代洪流,計劃於明年結業。現年77歲的李燕生經理,是公司的開國元老之一,見證著公司半世紀以來的興衰,他會與大家分享昔日難忘片段。原來公司曾設有宿舍,同事間感情深厚。國貨式式俱備,以價廉物美見稱,由家家戶戶用作看門口的中成藥、節日必備的臘味、到時令大閘蟹應有盡有。兩位主持最大的感觸,是看到服裝部的校褸、恤衫、白飯魚等校園服飾,勾起了不少童年回憶。六、七十年代最暢銷的貨品是甚麼?八十年代被稱為「國貨公司四寶」又是甚麼?留意兩位主持一一揭曉。
至於香港第一間民營純國貨公司,在1955年開業,就是坐落於長沙灣青山道的中建國貨。國貨公司最初售賣文教用品為主,貨品價錢相宜,生意穩步上揚。怎料開業一年後,發生了九龍暴動,中建國貨亦成為衝擊對象之一,情況非常危急!經理黃永光會細說當時情況。兩位主持在店內尋寶,發掘到棉襖、英雄牌墨水筆、中華牌鉛筆、口琴等陪伴港人成長,滿載香港人集體回憶的國貨。除了包羅萬有的實惠貨品,店內還可找到濃濃的人情味!40多年來,店員與街坊已建立了深厚的感情。時至今日,不少老街坊仍然每日走到店內,與伙計閒話家常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