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unday, January 22, 2012

【香港演義2 第十集】許亦妮 陳智燊

短短百多年間,香港由一個寂寂無名的小漁港,搖身一變成為舉世知名的國際大都會。今日的國際金融中心,在五六十年代,工業仍處於起步階段,這邊廂,車衣、穿膠花、膠公仔等「外發工」為普羅市民帶來外快收入;那邊廂,傳統的補鞋、瓷廠等手作行業,仍有生存空間,各式小工業百花齊放!這些昔日港人賴以為生的手藝及古老行業,見證著香港的成長,卻不敵於時代洪流的衝擊,已日漸式微。當中還有多少至今仍能屹立不倒?主持陳智燊和許亦妮將會走遍港、九、新界,穿梭大街小巷,訪尋這些行將湮沒的行業現況。

今日的香港被譽為「購物天堂」,大型商場林立,在連鎖店舖主導下,昔日流行的「前舖後居」經營模式已成過去,陪伴香港人成長的傳統老店亦逐漸消失。全新一輯的《香港演義》會繼續為大家四出搜尋香港碩果僅存的傳統老店和古老行業,發掘當中一個又一個充滿人情味的動人故事。一連十集節目,主持陳智燊和許亦妮將會帶大家走偏全港,訪尋銅器店、彩瓷廠、國貨公司、麵包店等等老字號店舖、廠房、工場,並且與大家重溫一些昔日香港的珍貴老照片、新聞片段等,細細回味一幕又一幕的香港傳奇。

【影片名稱】:香港演義2
【類型】:紀錄片
【國家/地區】:香港
【監製】:張嘉玲
【主持】:許亦妮 陳智燊
【語言】:粵語
【字幕】:繁體中文
【片長】:23分鐘

〖劇情簡介〗
第十集 潮汕美食匯香江
香港開埠前是一個漁港,直到80年代末,海鮮產量仍處於高峰。所謂「靠山食山,靠水食水」,不少食肆都以海產食品作招徠。魚蛋粉數十年前由潮州傳入香港,其後發揚光大,今日已成為香港的代表美食之一。全港約有一百二十多萬潮州人士,而盂蘭勝會、神功戲、派發平安米等潮州傳統習俗,早已成為港人的集體生活體驗。本輯《香港演義》最後一集,陳智燊、許亦妮走遍筲箕灣東大街和九龍城昔日的城寨一帶,訪尋潮州魚蛋粉麵店及潮州食品店,從特色美食探索潮州人的飲食習慣及風俗文化,發掘當中的香港精神。

位於在筲箕灣東大街的安利魚蛋粉麵,早於60年代由鄭老先生創立。年前鄭老先生離世,鄭氏三兄妹各自放棄了自己的事業,合力打理爸爸留下的店舖。麵店凝聚了一家人的力量,三兄妹與母親、阿姨、舅父等,包辦了廚房以至樓面,全家上下各盡其職,充份體現了潮州人的團結精神。麵店見證著筲箕灣的轉變,三妹鄭小姐帶主持回到麵店的大牌檔舊址,細說當年往事。

每天清晨三點,鄭氏一家都會風雨不改,回到麵店打魚蛋。主持深入廚房重地,了解該店的招牌美食魚蛋和魚片的製作過程。魚漿以䱛、門鱔、九棍等魚類為主要材料,因此特別美味。要打出彈牙爽口的魚蛋,有何秘訣?且聽二哥鄭先生的詳細講解。他請主持品嚐食客最愛吃的「魚片頭」,但一條魚片只有兩片「魚片頭」,他們如何滿足食客的需求?店內的秘製辣椒油是魚蛋粉的最佳拍檔,究竟如何調製?主持為大家揭開神秘面紗。

九龍城也是潮州人的聚居地,區內有不少售賣潮州家鄉食品的雜貨店,莊先生的店舖便是其中之一。每天凌晨四時,莊先生已經回到店舖準備,炮製最受街坊歡迎的「魚飯」。所謂「魚飯」,即是把魚當作飯吃,何以潮州人那麼喜歡吃「魚飯」?怎樣吃最有潮州家鄉風味?莊先生還會介紹幾款家鄉茶粿。自從城寨清拆之後,人流明顯減少,莊先生坦言生意大不如前。兩位主持除了與大家回顧九龍城的變遷,亦會介紹潮州人的盂蘭節習俗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