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unday, January 22, 2012

【香港演義2 第九集】許亦妮 陳智燊

短短百多年間,香港由一個寂寂無名的小漁港,搖身一變成為舉世知名的國際大都會。今日的國際金融中心,在五六十年代,工業仍處於起步階段,這邊廂,車衣、穿膠花、膠公仔等「外發工」為普羅市民帶來外快收入;那邊廂,傳統的補鞋、瓷廠等手作行業,仍有生存空間,各式小工業百花齊放!這些昔日港人賴以為生的手藝及古老行業,見證著香港的成長,卻不敵於時代洪流的衝擊,已日漸式微。當中還有多少至今仍能屹立不倒?主持陳智燊和許亦妮將會走遍港、九、新界,穿梭大街小巷,訪尋這些行將湮沒的行業現況。

今日的香港被譽為「購物天堂」,大型商場林立,在連鎖店舖主導下,昔日流行的「前舖後居」經營模式已成過去,陪伴香港人成長的傳統老店亦逐漸消失。全新一輯的《香港演義》會繼續為大家四出搜尋香港碩果僅存的傳統老店和古老行業,發掘當中一個又一個充滿人情味的動人故事。一連十集節目,主持陳智燊和許亦妮將會帶大家走偏全港,訪尋銅器店、彩瓷廠、國貨公司、麵包店等等老字號店舖、廠房、工場,並且與大家重溫一些昔日香港的珍貴老照片、新聞片段等,細細回味一幕又一幕的香港傳奇。

【影片名稱】:香港演義2
【類型】:紀錄片
【國家/地區】:香港
【監製】:張嘉玲
【主持】:許亦妮 陳智燊
【語言】:粵語
【字幕】:繁體中文
【片長】:23分鐘

〖劇情簡介〗
第九集 手藝傳情
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認為,黃金有富貴吉祥之意,因此在中式婚禮中,長輩們都愛送上龍鳯金鈪、金豬頸鍊等金器,寓意一對新人龍鳳呈祥、情比金堅、開枝散葉。手工精緻的繡花鞋,也是常見嫁妝。在數十年前,這些金飾和繡花鞋,都是由師傅以人手精心打造,代表著一點心意、一份祝福、一種傳統。可惜在講求生產效率的今天,大部份工序都由機器代勞,這些傳統手藝在香港幾近失傳。今集陳智燊、許亦妮來到油麻地及佐敦舊區,訪尋金行和繡花鞋店等老舖,透過這些傳統手藝,與大家緬懷香港的昔日情懷。

上海街是九龍區最早發展的商業街,在70、80年代之前,比現今的彌敦道更興旺。最高峰期近60間金行,現在只餘下4間。張泉海的金行開業至今已有過百年歷史,屹立現址近半個世紀,見證著上海街由人流絡繹不絕的商業旺地,演變成今日的廚具用品集中地。在70、80年代,香港的治安不太好,銀行和珠寶金行成為搶劫的對象,張泉海的金行也曾多次遇劫,職員提起仍猶有餘悸。店內保存著當年曾流行一時的壽星公、側身頸鍊、批皮橙戒指等傳統金器,而結婚時必備的龍鳯鈪和金豬頸鍊,更是流行至今。這些金器是如何打造?打金師傅張師傅會為大家詳細解構。

今日的彌敦道,已被大集團連鎖店盤踞,具香港特色的老店幾近絕跡,曾坐落彌敦道逾半世紀的繡花鞋店,亦於去年被迫遷往現址。繡花鞋店第一代負責人鍾球細說當年,原來繡花鞋最初未被港人接受,鍾伯曾歷過一段艱苦歲月,究竟生意到何時才出現轉機?幾十年來,繡花鞋的款式不斷演變,店鋪仍然保留了當年的繡花鞋式樣,圖案多數以花卉、龍鳳、鴛鴦等為主,手工細膩。除此以外,店舖還保留了不少舊物件,包括珠片拍子簿、舊式收音機、海鷗牌照相機等,每件也印證著老店的歲月痕跡。時至今日,刺繡行業在香港已經式微,何以繡花鞋店第二代負責人Billy仍然接手經營?他又打算如何延續祖業?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